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列表

传承非遗技艺 绣出美好生活

来源:腾讯网    时间:2023-08-12 16:28:52

▲ 宁强县羌绣传习基地内,羌绣传承人王小琴指导绣娘们练习技艺。(资料图片)

巍巍秦岭,绵绵巴山,连绵千里的秦巴山水间,一支古氐羌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不仅是中国羌族文化保护实验区,还有着千年古老的刺绣工艺——羌绣。作为羌族民间工艺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羌绣是留存至今最为鲜活生动,与羌人生活最为密切,最能联通古今的羌文化遗产,因此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昨天的保护、今天的传承、明天的创新


(资料图片)

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他们把对生活的愿望都绣在绣片上,借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祖辈们头上戴的、身上穿的、腰上系的,无不体现羌族妇女的心灵手巧和勤劳智慧。

省级非遗项目宁强羌族刺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小琴和她的爱人顾华在2015年创办了宁强县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羌州绣娘”),公司在绣件绣品再加工及羌绣工艺品的加工生产销售的基础之上,进行羌绣传承保护、羌绣技艺培训。

近年来,“羌州绣娘”挖掘老艺人、收藏老物件,传承羌绣技艺,实施传统工艺振兴,并打造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搭建起“羌绣传习基地”,为羌绣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更多活力。

“小琴姐每年都会组织免费的羌绣培训,我们在附近的羌绣传习基地里学习羌绣技艺。学成后,给我们提供订单和原材料,现在大家足不出户就能挣到钱,而且我们还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绣娘’。”绣娘刘女士对记者说。

随着羌绣产业的逐渐壮大,王小琴深刻认识到,想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发扬光大,除了“昨天的保护”“今天的传承”,更需要“明天的创新”。以创新理念为主导,“羌州绣娘”在南郑建设了第一个跨县区传习基地,并通过各个基地回收绣片进行再次设计开发加工,到今天,羌绣品种从18个拓展到300多个。

“这些是宝马集团订制的车挂香囊、伴手礼等羌绣精品,目前宝马公司的年订单在400万元左右,这些是上合组织会议用的公文包,你看,现在咱们的羌绣走得更远了!”王小琴用手摩挲着出口国外的产品,眼神里满是期待。

到现在,“羌州绣娘”和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六所高校合作建立了市级专家工作站,挂牌成立了中央民族大学羌绣研发基地,产品远销美、日、韩等6个国家。

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

捻线入孔,飞针走线,在“羌州绣娘”,每天都在上演着独属于指尖技艺的奇观。一件件成型的羌绣作品,不仅是宁强人心头的“宝”,更是王小琴数十年如一日坚持非遗传承的最好成果。

2018年,王小琴制定了“三年培育万名绣娘”的提升工程,让绣娘们在传承羌绣文化的同时增收致富,让她们树立起自立、自强的信心。为了让贫困妇女灵活就业,“羌州绣娘”在毛坝河草川子村、禅家岩火石子村、大安双白果树三个深度贫困村分别建立起了羌绣传习生产基地,在青木川镇和代家坝镇建立缝纫生产车间,并将原材料和设计图案免费发放给没有外出务工条件的绣娘,让她们在自家庭院刺绣。同时,在移民安置点建设的3个羌绣、羌服缝纫深加工车间,吸纳了300多名脱贫妇女“楼上生活、楼下生产”,让她们实现“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

“我们之前只有常年在外面打工才能维持生计,在得知家乡大力发展羌绣之后,我们回到了家乡。在传习基地学习后,从事祖辈传承的羌绣技艺,现在我能在家里工作,不仅有时间照顾小孩,收入也比之前高。”40多岁的张女士说。前几年,她从10多公里远的南坪搬迁至金牛社区居住,丈夫外出打工,而她如今不出门也能靠羌绣手艺增加收入。

成立“羌州绣娘”8年来,王小琴积极带动当地妇女就业,以“公司+学校+基地+合作社+绣娘”的模式,组建10个羌绣传习基地,开办3家社区工厂,研发300余种羌绣产品,累计培训农村妇女4000余人,通过“扶技+扶志”,带动1200余名农村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王小琴和顾华带领绣娘们用一针一线“绣”出了幸福的日子,“绣”出了精彩的人生,也“绣”出了一条羌文化传承的康庄大道。

为羌绣贡献“她”力量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诗歌中的女性劳动者因心灵手巧成为赞扬歌颂的对象定格在历史中。作为非遗传承人、巾帼手艺人的王小琴,亦通过自己的巧手实现个人理想、创造社会价值,同时带动众多女性同胞居家增收。

绣娘郑娥是一位聋哑人,也是脱贫户,在接受培训后,她与“羌州绣娘”签订了绣品回收协议,现在她的月收入已经能达到3000元以上。今年,她绣制的“2022冬奥会”会标等7幅绣品被北京奥体博物馆永久性收藏,同时她也获得了“陕西省脱贫攻坚奋进奖”、“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以她为原型创作的电影《云朵上的绣娘》已在今年三月上映。

“我因为肢体残疾,很多工作都干不了,但‘羌州绣娘’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够为家里带来一些收益。”脱贫户李晓丽克服肢体残疾困难,苦练刺绣技艺,不仅绣品做得很精美,还成为了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这些年来,羌绣产业已累计吸纳23名残疾人、300余名弱劳动力就业,人均实现年增收2万余元。

“她+羌绣产业发展”,助力非遗传承。王小琴带领绣娘们不断挖掘羌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成果,培育羌绣产业。今年以来,该县以强化妇女技能培训为抓手,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开展羌绣培训2期100人,让更多妇女掌握羌绣技能。推荐羌绣技艺较好的9人成为市妇女手工艺品协会会员。积极配合支持农村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开展农村文艺创作生产,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3 华夏服务网 版权所有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邮箱:435 227 67@qq.com